6月17日,中國非公眼科“第七屆學術年會暨全國臨床眼科年會”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活力起航。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、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、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主辦,珠海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承辦的分論壇“眼科診療技術新進展國際論壇暨‘港澳藥械通’眼科創新應用研討會”同步舉行。
本次分論壇特別邀請了希瑪眼科集團林順潮教授、中國非公眼科專委會主任委員葛堅教授、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戴世登、北京協和醫院陳有信教授、上海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、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、澳門科技大學張康教授等,出席并分享“港澳藥械通”眼科創新應用及高度近視屈光手術臨床新進展等核心議題。
“港澳藥械通”暨眼科創新應用聯盟成立 賦能中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
乘著“港澳藥械通”的東風,2021年8月珠海希瑪成為5家內地首批指定醫療機構,2023年2月深圳希瑪、廣州希瑪接力入選第二批。創新藥械的引進,為疑難眼病診療需求提供新的可能,切實提升了受惠患者及其家庭的幸福感。
為積極推動大灣區臨床診療技術創新及應用研究,助力“港澳藥械通”政策高質量落地實施,造福國內更多疑難眼病患者,在林順潮教授和葛堅教授共同發起下,“港澳藥械通”暨眼科創新應用聯盟正式成立。
林順潮教授表示:“港澳藥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,它為內地創新藥械的臨床應用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。很多以前在內地沒辦法使用的藥,現在透過‘港澳藥械通’可以用了,比如眼底創新藥布西珠單抗,在珠海希瑪眼科已經使用了。希望借助本次論壇探討更多‘港澳藥械通’創新應用新進展,讓內地眼科用藥早一點和國際接軌。”
大會主席葛堅教授盛贊今年非公眼科學會是最有活力的一次,特別是“港澳藥械通”眼科創新應用研討會的舉辦,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,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眼科醫療優質服務。以希瑪眼科為代表的民營醫院,堅持以引進國際新技術為己任,找準大灣區優勢定位,通過全國各地聯動進行學術交流,分享國際國內前沿技術和診療經驗,將進一步賦能非公眼科醫療的高質量發展。
當天,華潤廣東醫藥有限公司與香港希瑪眼科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,未來雙方將聯合推動更多創新藥品的運用落地,讓全國的疑難眼病患者從中受益。
眼科行業翹楚齊聚珠海 探討眼科診療技術新進展
在學術講座及主題討論環節,來自國內眼科界的領軍人物、專家學者匯聚一堂,共同聚焦眼科診療技術前沿進展、“港澳藥械通”眼底創新藥臨床案例應用、高度近視屈光手術臨床應用新進展等熱點議題,為我們打造了一場高質量、高水平的學術盛宴!
香港希瑪眼科集團林順潮教授帶來《高度近視黃斑并發癥:治療新進展》的分享,為可致命黃斑病變的治療術式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法。北京協和醫院陳有信教授分享的《AMD的基因治療》,是很多眼科醫生都非常關注的藥物創新領域。澳門科技大學張康教授分享的《EyeGPT助力眼科研究和臨床創新》,為人工智能在眼科醫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創新范例。北京同仁醫院田磊教授對《干眼癥臨床研究新藥應用》做了分享,為拓展干眼的臨床治療方法打開新的思路。珠海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李敏超院長帶來了《“港澳藥械通”眼底創新藥物臨床案例應用分享》,他談到與國內現有的抗VEGF藥物相比,“港澳藥械通”特批藥物——“布西珠單抗”能夠快速解決視網膜積液問題,并可持續改善視網膜解剖學結構。
在高度近視屈光手術臨床應用新進展單元,上海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帶來《ICL一步法研究》、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帶來《高度近視合并青光眼研究進展》、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祁勇軍教授帶來《高度近視屈光手術后并發白內障的屈光白內障手術》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程浩教授帶來《艱難的選擇——超高度近視RK術后白內障合并黃斑裂孔性網脫的治療》、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詹行楷教授帶來《PanOptix Family給你全“視”界的自由》學術主題演講,為眼科診療技術新進展共享“中國力量”。
未來希瑪眼科集團將持續探索眼科臨床創新應用,對新形勢下的“港澳藥械通”政策,穩步推進、落到實處,更好接軌國際前沿治療,產出高質量學術成果,造福更多眼病患者。
醫生團隊